里奧平圖拉斯的—手之洞(Cueva del as Manos)
畫面摘錄於 https://whc.unesco.org/en/list/936/
“我們過了河,在右岸的柵欄一角紮營。我們立即去看畫。除了一聲或另一聲感嘆之外,我們的欽佩是默默的尊重。” 卡洛斯·J·格拉丁(CarlosJ.Gradin)。河邊回憶的畫作。
源自洞穴中人類雙手的模板輪廓,但也有許多動物的描繪,例如在該地區仍然常見的原駝(Lama guanicoe),以及狩獵場景描繪動物和人物以動態和自然的方式互動。整個地區,不僅僅是洞穴,包括佩里托莫雷諾國家公園,都是一個豐富的考古和古生物學遺址。這裡的山谷、峽谷、湖泊和河流孕育著洞穴壁畫和不同類型的考古遺址,這些遺址是在基督誕生之前14,000年前人類在田間行走的遺跡。
Photo by Gary Hsu
我們從格雷戈雷斯省長鎮,一路北上,走阿根廷40號公路,一路狂飆全部都是一望無際的高原荒漠,經過了大約250公里左右後,然後到達一個名為BajoCaracoles的小鎮,右轉進入,繼續行駛約30公里。景色瞬間轉變為山壁抖壑,更多的羊駝跳躍在廣大峭壁視野中。趕路的行程,迫使我們在一個車寬的碎石頭路上,不斷的馳騁狂奔。驚豔的事發生了,車上有人高喊『那是不是美洲獅?』好大隻好大隻!
Photo by Gary Hsu
身為駕駛的我,立刻鬆開油門,朝著指向的方向停好車。拿起大砲鏡頭,瞬間每秒連拍,擄獲了這次南美洲唯一一次野生南美獅的鏡頭畫面。
Photo by Gary Hsu
也就因為在前往手洞的路上,發現美洲獅,也讓此時車內的氛圍,縈繞起一種不曾有的神祕與靜懿。車行了快兩個小時左右時間。我們隱約看到幾台車停放的地方,就隱約知道手洞到了。但停好車時,卻發現入口處卻是在對面山谷,我們來錯入口位置了,但時間已經快傍晚了,夕陽黃昏壟罩整個深壑山谷,美到大家相機手機拍不停。
Photo by Gary Hsu
Cueva de las Manos 藝術有一個風格序列,它基於對繪畫重疊、不同色調的使用、保護和古銅色的程度以及不同表現形式呈現。手洞圖騰是岩畫的一種,岩畫是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考古遺蹟之一,因為它不僅提供了有關過去社會人類活動的信息,而且還提供了他們通過藝術表達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Photo by Gary Hsu
Cueva de Las Manos 位於平圖拉斯河上游約88米處,難以進入。深約20米,高約10米,寬約15米。在這些繪畫是用礦物顏料製成的,這些顏料是通過刮擦含有它們的地層而獲得的。他們使用了不同的色調,例如赭黃色、綠色,以及不同色調的紅色:深紅色、紫色、橙色等。
Photo by Gary Hsu
手洞壁畫其中大多數都是男女左手的底片;有成年人、年輕人,還有小孩。此時仰頭看天空,南美神鷹彷彿在召喚我們,告訴我們已經侵入牠門神聖的領域,早在多年前專家弗朗西斯科·帕斯卡西奧·莫雷諾發現了它們,並詳細報告了這一發現。隨後,它成為專家研究的課題。1972年,一群考古學家通過對碳14的分析確定它們是在公元前7,350年左右製作的,並在1999年,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遺產。
畫面摘錄於 https://universes.art/es/art-destinations
/argentina/patagonia/cueva-de-las-manos
畫面摘錄於https://www.tiempoar.com.ar/ta_article/cueva-de-las-manos-el-maravilloso-tesoro-de-nueve-mil-anos/
畫面摘錄於 https://es.wikipedia.org/wiki/Cueva_de_las_Manos
岩畫是最重要的文物之一,因為它不僅讓我們有可能了解過去阿根廷社會是什麼樣子,而且讓我們了解他們如何通過藝術看待生活。特別是在LaCuevadelasManos,這些洞穴壁畫已有幾千年以上的歷史,是南美最古老的城鎮之一。根據研究,這些畫作是用他們從該地區獲得的礦物質製成的,然後將其研磨並與水、血液或尿液混合。
另外,最奇怪的是,大部分被繪製和勾勒的手都是左手(只發現了31只右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