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見吧!空拍機!阿根廷酒鄉—卡法亞特

千萬不要低估南美晴空萬里下的山谷亂流

Photo by Gary Hsu

通過智利與阿根廷國界關口(JAMA),一路無邊無際的視野近在眼前。視覺感受也在前行了約100公里之後,開始有了巨大變化。沿路紅色岩層與沙露土質,伴隨著蜿蜒的山路,慢慢已經可以感受到,阿根廷胡胡依這個地區濃濃的印加民族文化氛圍了。

畫面摘錄於 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

車子在阿根廷52號公路走到底後左轉北上接9號公路,行駛70多公里後,我們驚豔發現多達30幾種顏色的山鑾,但實際這個山區的名字卻顯得有點謙卑了,這裡叫作「十四色山」,它距離烏瑪瓦卡鎮不遠的峽谷。山上的綠色,橙色,赭色或黃色色調,一天當中總是在變化者,它們的顏色會隨著一天的時間或太陽以及雨水等發生變化,它們是Yacoraite地層的一部分,從秘魯開始山脈的顏色開始變化,穿過玻利維亞高原地帶然後到達阿根廷胡胡伊省。

Photo by Gary Hsu

阿根廷酒鄉–卡法亞特

車上氣氛瞬間猶如被祖靈下了蠱毒一樣,超級低壓。車子繼續開,每轉一個彎,每過一個山頭,景色又是另外一個世界,走走停停,拍了超多頂尖照片,遺憾著已經沒有空拍機可拍了。領著藍色的心情,到了卡法亞特,這個處處葡萄酒酒香的小鎮,我們大家已經愛上她了。

Photo by Gary Hsu

當地人透過翻譯告訴我們,這裡比你去過的薩爾塔還有趣,你可以無所事事的喝酒閒晃,消費又比那裡低,懂得享受的阿根廷人都來這裡度假。你好好的去喝吧,這裡靠散步就可逛好多家酒莊,比門多薩還自在。」才跨過一個路口,即經過兩個小酒廠,從外頭張望,廠內的西班牙殖民風格庭院、一桶疊著一桶的橡木桶、堆滿牆垛的空酒瓶讓我們大家會心一笑。難道這是老天特別為我們安排的士氣提振媒介物嗎,我就說你們大家都喝吧,只有我不行!

Photo by Gary Hsu

Photo by Gary Hsu

Photo by Gary Hsu

作為阿根廷的第二大酒區,卡爾查基山谷(VallesCalchaquíes)的葡萄酒生產最為重要。卡法亞特的迷人之處在於靠散步就可以喝到很多知名酒廠的酒款。我們曾經在義大利、法國、紐西蘭酒莊旅行,由於每個酒莊距離遙遠,開車是必要的選擇。但是對於酒駕的擔心,讓我無法無憂無慮的開懷暢飲。我們一行人,就在卡法亞特城鎮中心的公園,參觀了她們的農物市集。她們對於我們來自於亞洲台灣的我們,感到非常新鮮,還搶著跟我們合照拍照,我們當下買了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特產,準備上路,往卡法亞特自然保護區前進。

Photo by Gary Hsu

Photo by Gary Hsu

Quebrada de las Conchas 是一個自然保護區,位於卡法亞特鎮以西,卡爾查基山谷中部。克夫拉達的景觀以一系列鮮紅色的岩層為主。而當我自己想去滿足更深層的本質時,我意外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個引述文章。胡安·何塞·塞拉亞在1938年出版的《情感之流》一書中的話,以引用他們對他那個時代對於卡法亞特經歷的記憶。“這個迷人的山城地平線有限,攀登南
側鄰近地區的山脈。這條河給瓜奇帕斯流過的河水,讓他們的土地施肥和澆灌牲畜。千禧一代的山丘守護著居民的精神寶藏,並擴展了浪漫的生活大自然的寧靜,旅行者的靈魂具有感染力,下載你的行李在那裡尋找一些精神上的休息,本著這種精神,渴望心靈的寧靜,有一天我到達山谷深處,立即收到了令人欣賞的風景的慷慨禮物沉思。

【我們就是一團具有靈魂感染力的亞洲旅客— 我們來自台灣台北

Photo by Gary Hsu

Gary Hsu
Gary Hsu
文章: 15

1 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